鞍山档案馆版权所有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档案博览 > 档案史话

1432枚印章“记述”鞍山市史

发布时间:2012-03-22 00:00|栏目: 档案史话 |浏览次数:

1432枚印章“记述”鞍山市史(图1)

  

  方的、圆的,铜质的、木质的、塑胶的,1432枚宝贵印章,分别被存放在85个档案盒中。这些不同形状、不同材质的印章见证了鞍山从建市、作为中央直辖市,到后来划归为辽宁省管辖及"文革"时期的城市史。

 在市档案局保存的这些印章,其中铜质印章31枚,塑胶印章398枚,木质印章1003枚。这些印章是档案局在"文革"时期、1984年、1985年、2006年分五次征集来的,几乎涉及到全市所有党、政、群团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主要包括不同时期市委、市政府、市革委会机关党组、各部委、处室印章,全市局级单位党委、党组和行政及各处室印章,全市各群团系统党、政及各处室印章,全市各区级机关、街道办事处、人民公社及内部机构印章,全市各大中院校、党校、干校、职校和中小学印章,全市医疗、金融、商业系统公章和业务专用章以及市铸钢厂等矿产企业和市进出口公司欧亚公司等被撤销的二级公司印章。

  31枚铜印章尤为珍贵

 在这些印章中,31枚铜质印章尤为珍贵,而其中的25枚方形印章是鞍山解放之后成立人民政府时期使用的。

 这些印章均为长6厘米、宽6厘米的正方形,印座厚1.5厘米,印把高8厘米。这些方形印章涵盖了粮食局、建筑工程局、税务局、工业局、财政局、干部文化学校等单位的机关、党委印章,其中还发现了5枚归属于"东北区基本建设投资银行"立山、铁东办事处,"东北基本建设投资银行"第一、第二、第三办事处。

 市档案局副局长马连明说:"这25枚方印应该是在鞍山成立政府时期使用,直到1954年停止使用。"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一说法,管理人员就1948年至1955年的政府文案进行查找,发现在1954年之前,政府文案中均是使用这样的方形印章。

 鞍山1948年解放后,鞍山市城区境域隶属东北人民政府(1952年11月15日改为东北行政委员会)。1953年为中央直辖市。当时的辽宁地区划分为辽东和辽西两省以及沈阳、旅大、鞍山、抚顺、本溪5个中央直辖市。而当时的海城、岫岩隶属辽东省政府,台安则隶属于辽西省政府。直到1954年,鞍山被归入到省辖市,隶属于辽宁省。

 在这些铜质印章中,一枚"鞍山市人民委员会办公厅"的圆形铜印标志着鞍山从中央直辖市划归到辽宁省的历史时期开始,方形印章渐渐退出使用范畴,此后所有机关、企业使用的印章都为圆型。

  两代档案局人征集保存

 这1432枚印章的征集保存,历经大半个世纪,由两代档案局人完成。

 档案局老局长罗宗利今年已经79岁,他1958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档案专修科毕业后被分配到鞍山工作,直到1992年退休。这些印章很大一部分是他和当时的同事一起收集上来的,每一枚印章的来历他都清晰地记着。

  罗宗利回忆:"那时候,鞍山还没有档案局,当时我们工作的地方叫档案处。档案处负责的工作就是各企事业单位撤销时进行资料收集存档,这些铜质印章大多是那时候收集上来的。"

  印章的收集并不是那么容易,尤其是这些宝贵的铜质印章,很多撤销的单位印章流入到个人手中,有的甚至已经丢失,而档案处的工作人员却把印章作为一种历史证物,主动收集,完好地保存下来。

 没多久,"文革"爆发,提出"大炼钢铁",省内很多城市都把铜质印章拿出来进行焚烧炼钢,当时的鞍山也有红卫兵提出将档案处收集上来的铜印章用来炼钢,遭到档案处工作人员坚决反对:"这些印章是历史的产物,它们对鞍山的历史起着见证作用,不能动。"就这样,这些印章才得以保存到今天。

 文化大革命以后,很多单位处室变更,还有很多单位被撤销。全国各级档案管理部门接到中央文件,对这一类的资料进行收集,其中就包括这些单位的印章。罗宗利就负责这些资料的整理,其中包括整理一部分市委、妇联、鞍钢公司等单位在"文革"中成立的群众造反组织的印章。"这些也是历史资料,我们要如实保管,尊重历史。"在这些印章中,罗老指着一枚"中共中央鞍山市清查王、张、江、姚反党集团罪行办公室"的印章说,这枚印章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1987年,档案局对1987年以前的一大批印章进行系统整理,根据印章的年代、单位系统地进行划分保存。

 在翻看这些印章时,记者发现或多或少都有人为的划痕,有的还在角上磨掉一块。工作人员介绍,这些人为的变动是在不影响印章原有字迹的情况下做出的防伪处理,以防止印章不小心流传出去,有人恶意伪造。

|关于我们|查档须知|馆址须知|温馨提示|法律顾问|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鞍山市档案馆 地址:鞍山市铁东区绿化街11号

Copyright © 2000-2022 鞍山市档案馆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010539号-1 技术支持:金航网络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