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今天,"千山峻峰"栏目正式与读者见面了。
美丽的千山,峰峦叠翠,千峰竞秀,像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北方。
近年来,民营经济异军突起,构成了鞍山经济生活的一道多彩的风景,恰似千朵莲峰试比高。
为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由市委书记张杰辉亲自策划、具体指导并亲笔题字的"千山峻峰"栏目,将以"峻峰竞秀尽显千山英姿,民企争先奏响钢都强音"为主题,为民营经济发展送去一声声喝彩,发出一份份助力。
充分发挥鞍钢的支撑作用和民营经济主力军作用,形成鞍钢和民营经济双轮驱动,是市十次党代会确立的科学发展鞍山的基本模式。全力支持鞍钢做强做大,推进民营经济发展,是实现"总量倍增、位次前移、追赶沈大、殷实和谐"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
在"千山峻峰"栏目中,读者可以看到民营经济发展的鲜明特色,了解到各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卓越成就,领略到民营企业中优秀经营者勤于创业、勇于探索、富于创新的独特魅力。
我们希望通过这一全新视角和新颖形式的精品栏目,奏响民营经济的恢弘乐章,为加速经济隆起、构建和谐鞍山营造浓厚氛围,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上亿年前的地壳运动,使我们鞍山地区蕴藏着丰富的铁矿资源。
据出土文物显示,鞍山地区现在就有战国时期的冶铁遗存;直到上个世纪初,鞍山地区的冶铁炼钢业开始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改革开放以来,继国有大型企业鞍钢之后,我市一家民营钢铁企业迅速崛起。2006年,该企业年产中型材仅居鞍钢、武钢、唐钢之后,在全国排第四位。这就是鞍山宝得钢铁有限公司——预计到2009年,该公司年产钢材将达200万吨,销售收入将突破100亿元。
撸锄杠的手轧出了钢材
1980年,元旦钟声刚刚敲过,这天清晨,一个年轻人走进了宁远公社农业机械厂的大门。他叫张永全,37岁。天很冷,风很大。他似乎有些犹疑,在院子中央站了一会儿,然后拉了拉帽遮儿,义无反顾地向厂部的大门走去……
宁远农业机械厂是个有着200多人的社办企业,以生产镰刀、锄头等农具为主。由于企业连年亏损,职工连开工资都困难,张永全已经是这个企业的第九任厂长了。他心里沉甸甸的。他忘不了职工饭盒里那红红的高粱米饭和咸菜疙瘩,忘不了职工家里那一张张拼接起来的破炕席,还有职工那一双双期盼的眼睛。
经过深思熟虑,他明白一个道理:办企业不挣钱,仅仅为农业生产服务,这条路太窄,宁可冒点风险也要闯条新路。他把点子打在了小轧钢上。
当时虽然还是计划经济时期,但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改革开放的迹象,经济开始复苏,特别是建材很有市场。没有钢坯指标,张永全把目光盯在了一些国有钢铁企业的边角余料上。他们听说铁西带钢制品厂有一台250mm轧机,经过反复讨价还价,以7万元的价格成交。他们东凑西拼,先交1万元定金,余款秋后再还。他们雇了一辆马车,把轧机拉回了厂。
1980年5月的迎春花开得格外鲜艳,250mm轧机生产线建成投产了。机器轰鸣、钢花飞溅,一根根火红的钢筋走下了生产线。人们欢呼,人们跳跃,有人还流下了激动的眼泪。昔日撸惯了锄杠的手,今天却轧出了钢材……年底,当会计送来"已收回投资,并扭亏为盈"的报表时,张永全笑了……
三斤的鸡下了个十斤的蛋
继250mm轧机生产线建成投产之后,这个厂又上了两条300mm轧机生产线,产品也由直条延伸到了螺纹钢等。规模不断扩大,效益连年翻番,企业也更名为鞍山市第二轧钢厂。但是由于国家宏观调控,1988年的钢铁市场出现了"疲软"的现象。更重要的是继二轧之后,小轧钢厂一哄而上,仅鞍山地区就有上千家,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竞争异常激烈,二轧又站在了生死抉择的十字路口上。
张永全认为,二轧厂的小轧钢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企业要想向前发展,就必须上中型材,这样才能从一般的竞争中跳出来。
他们决定上580mm轧机生产线。
低迷的市场,在别人看来是件头疼的事,但在张永全眼里却是机会:正好可以搞改造,等到高峰时期再产出。
1988年8月,580mm轧机生产线一期工程拉开序幕。这个全部家底也不足300万元的企业,自己设计、自己施工,甚至自己制造,将一个专家估计至少投资3000万元的工程,仅用1100万元就拿了下来。经过36个月的艰苦施工,到1991年的8月,一期工程顺利竣工。此举意味着二轧厂已彻底甩掉了"小轧钢"的帽子,跨入了全国为数不多的生产中型材的企业行列。到1993年,一期改造的成效彻底地释放出来。一年生产中型材7万多吨,销售收入近2亿元,实现利税5000多万元。有人戏称:三斤的鸡下了个十斤的蛋!
但二轧人却没有停滞脚步。他们认识到:能够生产中型材,这是另一个层面的竞争,这种竞争更需要技术、智慧、市场等的含量。除了一般的中型材,他们把点子打在大型厂的下线、中型厂的上线等一些夹缝产品和一些不规则的产品上。他们正是靠这种"活",满足了市场的"需",从而进一步赢得了市场的主动。
省委书记说:"老张有话要说"
2001年8月,在我省召开的全省钢铁工业发展座谈会上,主持会议的省委书记点了鞍山来的张永全:"让张永全发言,老张有话要说。"当时参加座谈会的除全省党政要员外,都是鞍钢、本钢、凌钢等国有大型企业的代表,还有一些专家学者,民营钢铁企业的代表可能就张永全一人。
张永全发言中既不叫苦,也不喊难,只是大胆地向省委领导提出发展辽宁钢铁产业,宝得也想参与,也要尽力。简短激情的发言,得到了省委领导的高度赞扬。
事情是这样的:进入1991年以后,二轧又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企业又上了两条650mm轧机生产线,年生产能力已上升到60万吨,列全国生产中型材的第四位。可钢坯的需求解决不了,特别是在钢材市场好的时候,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就是有钱也买不到货。张永全意识到,这是个战略的问题,许许多多的轧钢企业所以发展不了,这也是个关键问题之一。鞍山地区有着丰富的铁矿石资源,这时二轧厂已经转制,更名为鞍山宝得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企业又有这个能力,但他拿不准:民营企业是不是也可以上这样的项目?
当与会人员知道他经营的是一个民营企业时,许多人都感到惊讶。
正是在这次会上,张永全得到了尚方宝剑:"可以上这个项目。"
从沈阳回来后,张永全立马就行动起来。投资4.2亿元——这还不是个什么了不起的数字,最使张永全煞费苦心的是这条生产线的起点一定要高,要成为一个少投入、多产出的绿色环保钢铁项目。要和炉外精炼、煤气回收、TRT发电、节能减排等一系列项目结合起来,这实际上是连有些国有大企业都做不到的。他说,他最不看好的就是冶金企业浓烟滚滚的场面,虽然我是民营企业,但要干我就干最好的,不给社会添麻烦。
如今的宝得企业,天蓝、水清,艳丽的鲜花,碧绿的草坪,成群的鸽子,火红的鱼群……
记者在宝得采访时,正值炼钢项目的二期工程投产。这意味着经过近3年的建设,年产100万吨钢的生产线已全部建成。从而满足了目前企业生产的需要,也为企业的发展打下基础。预计今年该公司生产钢材70万吨,利润5亿元,纳税4亿元。
主办单位:鞍山市档案馆 地址:鞍山市铁东区绿化街11号
Copyright © 2000-2022 鞍山市档案馆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010539号-1 技术支持:金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