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档案馆版权所有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鞍山党史 > 历史事件

血色黎明 纪念鞍山解放58周年

发布时间:2006-08-30 00:00|栏目: 历史事件 |浏览次数:

(一)那些故事
  二月十九日,对于鞍山,是一个血色的记忆、一个辉煌的记忆。
  那些故事,那些人物,依旧停留在那里,尽管时光是那样不知感怀、不曾停歇地奔涌向前……
  晶莹的时光中,那些还停留着的故事,那些还停留着的人们,在那样一个充满着理想、充满着奋争、充满着希望、充满着血色的时刻里———熠熠闪光。
  尽管,那样一个时刻已经凝固;尽管,那样一个时刻我们不得不靠记忆触摸———在文字间、在图片上、在讲述中,但是,透过那个凝固时刻所彰显出的一种精神、一种理念、一种执著、一种牺牲,却从来不为时光所局限。
  ……1947年,东北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进攻,开始了冬季攻势的第二阶段作战。
  当时,驻鞍守敌有13000人,为负隅顽抗,他们修建了多个防御工事,组成强大火力网,鞍山成为名副其实的易守难攻之地。1948年2月10日,我"东总"向作战部队发出攻取鞍山的指示。在第四纵队司令员吴克华统一指挥下,我军四、五、六三个纵队以六倍于敌人的兵力向鞍山挺进。
  不久前,年近八旬的伍殿文(第五纵队13师39团警卫员)、秦忠生(第五纵队13师39团骑兵通信员)两位老人向记者回忆了他们所经历的解放鞍山之役。
外围战
  根据战略部署,我军在攻取辽阳后,先将鞍山包围,待肃清外围据点后,再向市区进攻。于是,第4纵队进驻鞍山东部的羊草庄、东沙河、大营、陈家台、城昂堡、郎家厂等地,第6纵队进驻鞍山西部的白旗堡、达道湾、东河南、后沟家寨等地,加上总部炮兵师,我军以7个师兵力完成了对鞍山的包围。
  "肃清外围据点第一战就是汤岗子战役,它打响了解放鞍山的第一枪。当时,敌人指挥所设在山上娘娘庙内。山上布满散兵坑、钢筋混凝土明暗碉堡、尖锐利器、地雷和陷阱。而山下一马平川,对我军进攻很不利。我军打了一天一宿,都没打下来。焦急中,第五纵队三团主动请战,负责指挥的参谋长魏化杰组织了几十门大炮。2月6日下半夜两点,几十门炮一齐对准娘娘庙山猛烈轰击,山上瞬间变成一片火海,硝烟冲天,各种障碍物遭到严重破坏。半个小时后,我军发起冲锋,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战,取得了胜利。"
  随后,我军发动了一连串进攻,如大石头战役、顾家房身战役、四方台战役、东鞍山战役、铁架山战役、白旗堡战役等等,成功肃清鞍山市区周边的敌人。
  "四方台战役是最为惨烈的一仗,担任主攻的是第五纵队三团八连。2月18日,我军经过一场猛烈拼杀,进攻到敌人碉堡群下,可敌人仍负隅顽抗,为了消灭碉堡内的敌人,战士们要向碉堡内投手榴弹。但是,射击孔太高,指导员金复生、副指导员刘泉深就爬到碉堡顶上,拽着战士魏文贵的双腿,从上往下将手榴弹从射击孔投入碉堡内……占领了敌碉堡群后,战士们搭人梯把机枪架在敌碉堡顶上,连续击退敌人五次反攻。然而,敌人并不甘心。不久,一辆火力甚猛的敌装甲车掩护一群敌人又冲过来,我军几次爆破都未成功,副连长牛振平命令机枪掩护,挟着炸药包冲上前去,结果牺牲在半路上。连长郑国旗见状,立即冲上去,拾起    炸药包,向敌装甲车冲去,只听一声巨响,装甲车被炸翻,郑国旗也牺牲在装甲车旁。
  战斗中,八连180多人最后只剩了两个人,为此,八连被授予‘铁八连’光荣称号……
  铁架山战役也特别激烈。敌人对铁架山特别重视,他们在这里兵力多、火力猛、防守严。此山又高又陡,再加上雪融化后冻成冰,致使我军攻击难度很大。战斗开始后,担任主攻的十二师三十六团二营,刨冰窝、架人梯,冒着敌人的炮火,夺取了前沿的火力点。向纵深发展时,三十六团政委潘德表亲自在山上架机枪射击,结果中弹牺牲,激起战士们的万丈怒火。八班副班长于法令抱起牺牲战友扔下的爆破筒,飞身跃到地堡前炸开了一道缺口,战士们冲进地堡,消灭了敌人,最终,一面红旗插到铁架山峰顶之上……
  进攻鞍山也得到老百姓的支持。攻打东鞍山时,我军决定展开政治攻势,由第五纵队三团政委郭宝恒书写一封劝降信,派人送上山去。前峪村62岁的唐成山老人闻讯后,自告奋勇前去送信。然而,敌人不但拒不归降,反把唐成山和同村送信人徐绍文看成是我军密探,扣押不放。唐成山毫不畏缩,义正严辞怒斥恶敌,   ‘你们是在搞中国人打中国人,这就是不对,应该放下枪投降!’……敌人气急败坏,最后将两人杀害……"
  随着大石头、顾家房身、二台子等地的相继攻陷,至2月19日凌晨前,鞍山外围战斗全部结束,我军已完成了总攻前的准备工作。
总攻战
  1948年2月19日7时30分,随着总指挥吴克华的一声令下,我攻城大军从三个点分五路向市区发起总攻。
"90多米高的神社山(今烈士山)是市区两大制高点之一,它与北部的对炉山高地遥相呼应。这里敌火力控制着市区东南部。如不先拿下神社山,战斗就很难向市中心发展。
  当总攻命令一下达,我军炮师两个团、第四纵队炮团、第五纵队两个野炮连等,一齐向神社山轰击,一次就有百余发炮弹飞向敌阵地,炸得地动山摇。但由于山脚东南面灰楼群的守敌,一直在向我军阻击,加上天上有敌机轰炸,地面有装甲车扫射,山上的明暗碉堡火力猛烈,所以,第一次攻山未果。第二次进攻发动后,第五纵队三团一二营,在营长王秀清、副营长耿金銮等带领下,冲过外壕,炸开围墙和屋顶形铁丝网,与敌拼手榴弹,打肉搏战。就这样,敌阵地一个个地被我军突破。当攻到主峰附近时,敌人碉堡的火力更加密集,无法接近。此时,我军炸药已用尽。副营长耿金銮急得两眼通红,他命令机枪掩护,亲自带领三连二班长各提两挂手榴弹,绕到山后爬上陡坡伺机行动。趁敌火力间歇之际,二班长飞跑过去跃到地堡顶上,顺势把正在发射的机枪管往下一压,用尽全身之力把枪拽出来,结果双手烫脱了皮。此时,耿金銮大步冲上,将一捆拉着火的手榴弹塞进母堡内,只听轰的一声,母堡‘哑’了。不久就听见堡内有‘缴枪饶命!’的喊声。二班长把敌军官反插的堡门打开,一连钻出30多敌人,纷纷缴枪。与此同时,十二师也攻上山顶。到11时40分,我军控制了整个神社山。哪知战斗刚结束,敌人的飞机就来了,他们不知道神社山已经失守,还以为我们是他们的部队,往下扔吃的和药品。
  占领神社山后,敌防御体系开始瓦解,只剩下市府大楼和对炉山等几个支撑点,我军乘胜追击。
  在攻打市府大楼时,市府大楼前有一个直径达一百多米的广场,敌人在这里构建了一个直径有十五六米,高三米多,厚一米多的大母堡,内部可容纳二百余敌人。在母堡周围对着八个街道,又建有十余个子堡,每个子堡都可容纳一个排的敌人。这些碉堡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上面布满各式射击孔,其周围都布满铁丝网。各碉堡间有暗道相通,组成密集的火力网,它们可随时接到敌师团部发来的指令。战斗一开始,我军就抽调十门大炮对敌师部所在的市公署大楼(今市公安局所在地)进行轰击,一个三层楼的市公署大楼,瞬间变成二层而且着了火。20分钟后,我方以轻重机枪、迫击炮等掩护,组织部队强攻。于是,整个市府广场开了花,子堡一个个地被炸掉。最后,剩下一个大母堡,三团一营副营长耿金銮事先准备好一个装有一包辣椒面的炸药包,命一名战士送上去,‘轰’的一声,母堡被炸开一个大洞,里面的敌人被呛得受不了了,相继跑出180多人投降。接着,我军冲进市府大楼,从一楼往上逐层展开白刃格斗,敌人招架不住,纷纷放下武器投降。
  随后,我军向鞍钢方面冲击。钢铁研究所处是敌机关驻地,里面官太太也很多,敌人对此防守严密坚固。我军用烈性炸药和大炮轰击,在围墙东南角炸开一个缺口,在一场短兵相接后,俘敌200余人。紧接着,我军又向鞍钢大白楼发动进攻,占领了该楼。
  此时,第四纵队十师从东北方向攻打对炉山,先攻占了立山水源地、立山高地及警察局。战至半夜才接近对炉山山脚,并包围了该山守敌,当时有一连敌人想趁黑溜走,被我军断其退路,经阵地喊话,于20日凌晨下山投降。
  解放鞍山的最后一仗是在大小营盘结束的。
  鞍山守敌步步后退,最终来到大小营盘,准备在这里进行垂死挣扎,然而,在我军凌厉攻势下,敌人全部投降。"
2月19日24时,战斗全部结束,鞍山宣告解放。
在《鞍山市志?军事卷》中,记者看到这样一段文字:
  "这次辽鞍战役的胜利,使辽南敌我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使解放军处于战争的主导地位。早在这次战役进攻前夕,1948年2月7日,毛泽东主席于当天20时,在致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并告朱德、刘少奇的电报中指出:‘你们现在打辽阳、鞍山……很有必要。这个战役完成后,你们就可以解放辽南’,‘对我军战略利益来说,是以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为有利。’对这次战役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二)那些人物当时没有药,连绷带都没有。有一次,一颗子弹从我的胳膊穿过去。手术时,我被绑在一个木板上,卫生员把麻绳破开,中间装上棉花,放在盐水里煮一会儿算是消毒,然后用缝麻袋的针穿上消过毒的麻绳,再把麻绳穿过我胳膊上的枪眼,来回使劲拉,好蹭掉枪眼上被子弹烫熟的腐肉。我当时疼得都喊不出声了……
  鞍山解放当天,一位年轻的干部被调往鞍山。途中,他看到这样的景象,"大雪中,战士们的遗体被冻得硬绑绑的,装在马车里,横一排竖一排,像装树桩,一车能装五六十个……"
瞬间,他的心灵被强烈地震憾着。许多年以后,当他向人们叙述着这一段往事时,依然泪流不止。
攻打鞍山究竟牺牲了多少人?没有人能说清。烈士山纪念馆的工作人员认为有3000多人,但是,伍殿文和秦忠生却说:"比这要多"。
  "即便这3000多人,能查到名字知道生平的也就八九十人",在烈士山纪念馆,工作人员介绍说。
  "我们那时没有纸、笔,我是部队的骑兵通信员,我靠什么记录首长的指示?全靠我的脑袋。所以,那时部队没有通讯名录,如果一个连的战士全牺牲了,连长也牺牲了,那么就没有人能说清这个连的士兵都叫什么名字",秦忠生感慨着,一旁的伍殿文开始擦拭

|关于我们|查档须知|馆址须知|温馨提示|法律顾问|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鞍山市档案馆 地址:鞍山市铁东区绿化街11号

Copyright © 2000-2022 鞍山市档案馆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010539号-1 技术支持:金航网络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