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档案馆版权所有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品读鞍山 > 钢城名品

汤岗子温泉(一)

发布时间:2016-01-06 00:00|栏目: 钢城名品 |浏览次数:
汤岗子温泉(一)(图1) 汤岗子温泉(一)(图2)
汤岗子疗养院正门 汤岗子温泉
汤岗子温泉位于鞍山市南郊12公里,占地面积64万平方米,是中国四大理疗康复中心之一,国家首批AAA级景区,中国康复医学会主任委员单位。有着1300余年温泉文化和历史的汤岗子温泉,以其优质的温泉水和热矿泥资源而享誉海内外。
被誉为"亚洲著名温泉"和"亚洲第一泥"称号的汤岗子温泉,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温泉文化、独特的两大地热资源和传统精湛的中医技术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汤岗子温泉(疗养院)建于1949年。它是由最初的三家医院合并而成。规模由建院初期的3个病房,300张床位,发展成为现在的10个病房、1300张床位、占地面积64万平方米、职工近千人的大型疗养院,是中国四大理疗康复中心之一。同时,还是辽宁省康复中心和中国卫生部理疗医师培训基地。治疗手段也由建院初期的几种单一的治疗手段发展成为拥有水、泥、蜡、电等60余种物理疗法和传统的中医疗法。设有康复、骨伤、风湿、老年病、软伤、神经、皮肤等七大临床科系及物理医学、运动医学、针灸、按摩四大治疗科室。其中,按摩手法结合南北两大派系,并在此基础上将北派的按摩进一步发扬光大,现已成为该院独具特色的治疗手段。医院每年接待慢性病患者住院治疗5000余人次,康复疗养及旅游观光的客人达40余万人次。
为了进一步发挥自身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精湛医术等优势,该院制定实施了"外向牵动,开发国际市场"的方针和发展战略。在国外,先后同亚洲、南美洲、中东等几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合作关系,并成立了"汤岗子中医康复保健中心";在国内,建立了多处保健中心,合作开发汤岗子温泉资源,扩大汤岗子温泉品牌效应。为学习国外的先进的医疗技术,先后向日本、俄罗斯、德国、澳大利亚等国派出人员进行学术交流,使康复理疗技术已跻身于世界康复领域。来自阿根廷、美国、德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人来此康复疗养。
据科学考证,这里的温泉溶解了丰富的矿物质成分,是在地热与地压的共同作用下,沿阻力最小的地方涌出地表而形成的。水温高达72℃,水中含有20余种微量元素,对人体有抗炎、止痛、改善血液循环、恢复肌体及关节功能和调节免疫等功效。
汤岗子温泉(一)(图3)
汤岗子疗养院泥疗室
在汤岗子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到汤岗子来不泥埋等于白来"。据有关专家介绍,这里是迄今为止亚洲唯一的温度高达45℃的湿润泥土。经国家地质部门考证,热矿泥是在几亿年前火山爆发后火山灰的堆积物,后经过近亿年的温泉滋养等理化作用而形成的,既有颗粒均匀的优点,又有粘土柔软细腻的长处。对治疗风湿、类风湿、关节病、神经衰弱、软组织损伤及解除疲劳等有奇特的疗效。它还广泛用于皮肤的美容和护理。
汤岗子温泉历史悠久,发现于何时,尚无资料可考。相传,唐太宗李世民率兵东征,途径此地,坐骑马失前蹄,不想竟踏出一池清澈的泉水。将士在此安歇休整,神奇的泉水将疲劳一扫而光,军队士气大振。当即,李世民登上身后小岛的亭阁,凝视东方许愿:"如果我东征得胜归来,必将重新修建此亭。"果然,此次东征大获全胜。唐太宗李世民不忘许下的诺言,命人重修此亭,名叫"祈愿亭"。对于汤岗子温泉由来的如此美丽传说的真实性无从考证,但《中国名胜词典》载:"泉水的利用历史久远,金天会八年(公元1130年),太宗曾赴此温汤。辽、金在此附近设有汤池县,县当以泉得名"。
|关于我们|查档须知|馆址须知|温馨提示|法律顾问|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鞍山市档案馆 地址:鞍山市铁东区绿化街11号

Copyright © 2000-2022 鞍山市档案馆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010539号-1 技术支持:金航网络

X